返回目录

正文

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 作者:卢一萍 著


英雄经得起千百次传扬。

谨以此作献给:

为和平解放西藏而作出卓越贡献的先烈和前辈,

以及那些迄今仍在为建设西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

1950年前的西藏既不是神秘的“世外桃源”,

也不是“人间地狱”,

西藏是一个不知怎样幸存下来

进入20世纪下半叶的中世纪社会。

——[加拿大]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

在家马和野马还没有分开以前,大地上有一个金人,名叫阿加尼,

他和一个雌猴结婚,生了四个儿子。

长子叫“东客”,次子叫“东玛”,三子叫“东督”,幼子叫“东岱”。

有一天,幼子上山开荒种地去了,回来时发现三个哥哥都走了。

结果,大哥到了出金子、产粮食的平原,成了汉族;

二哥走到能种庄稼,又能放牧的地方,成了藏族;

三哥就在不太远的山区,成了珞巴族;

小弟留在家,就是今天的僜人。

——西藏察隅民间故事

阴法唐

时光荏苒,转眼西藏和平解放迎来65周年。如果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决定进军西藏、建设西藏的1950年1月2日算起,那就是66周年多了。作为一名十八军的老兵,我一直心系西藏,那里的山山水水令我魂牵梦绕。金戈铁马、爬冰卧雪的光辉岁月恍然如昨。在我94岁高龄之际,能看到一代代建藏人、援藏人沿着我们的脚步,继续在雪域高原奋斗、奉献,深感欣慰。我相信,有他们的继往开来,并和西藏人民共同战斗,西藏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由于地理上的高海拔,缺少现代交通网络,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西藏几乎一直与世隔离。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探险时代到来,欧洲少数旅行家、传教士和间谍有幸踏足西藏,撰写了大量真实与虚构混杂的旅行记和探险报告,进一步增添了西藏的秘境氛围。以致现在,西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然是神秘、灵性、充满玄妙幻境的地方。因此,无论西藏的历史和现实,都一直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在很多方面,却又真伪难辨。众所周知,流亡的“达赖集团”的很多说法是为“藏独”服务的,是颠倒黑白的;而在欧美,他们是为自己的意识形态服务的,正如著名学者谭·戈伦夫在《现代西藏的诞生》导言中所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不允许大学的学者提出被认为是亲共的观点。对西藏的研究被强行地推到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好即坏的境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客观地面对西藏的历史和现实,负责任地书写和研究西藏。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进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近万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

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是西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经典范例。在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过程中,中央制定的战略和主要方针原则,以及在具体决策中所体现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对做好今天的西藏工作依然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后,陆续有当事人、新闻工作者、史料收集单位及作家对这一题材做过整理和文学书写,其中有小说、报告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人物传记,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余种。但已出版的作品多以史料征集为主,都只表现了某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些只写进藏女兵、有些只写修建川藏公路、有些只写昌都战役、有些只写独立支队进藏。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作家利用文学创作的手法,用大气、宏观的笔触,对这一史诗性的主题进行书写。

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出版,后又出增订本的《解放西藏史》早已与读者见面,现在由第七批援藏干部组织发起、委托青年作家卢一萍执笔创作的这部《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长篇纪实文学又是这一领域的新收获,它也是一部全面反映十八军进藏建藏艰辛历程和崇高精神的难得精品。

在历批次援藏干部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第七批援藏干部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在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中,在艰巨的发展任务面前,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其核心是:“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简称“长期建藏,两不怕,艰苦创业,守法纪”和“五个特别”——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长期着眼,百年大计,奉献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为西藏的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新时期援藏干部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新风采。

据我所知,第七批援藏干部饱含着对十八军进藏光辉岁月的真情回顾,饱含着对那段珍贵历史的深深眷恋,饱含着对十八军进藏部队的崇高敬意,也为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推动西藏更好、更快的发展,他们组织发起并创作了该书,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进藏后就关注十八军进藏这一题材,对这段历史进行过深入研究;有的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对幸存的进藏老兵进行走访,收集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素材;还有人查阅了和平解放西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很多史料,书中描述的有一些是以前未曾或体现不够的细节,都是他们新挖掘整理并提供的。

该书采用文学手法,在充分尊重十八军官兵口述史实和散失的各种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史料的基础上,对十八军进军西藏过程中许多惊心动魄、真实感人并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进行了充分表达,全面展现了进藏部队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精神风貌,既有史料价值和宣传效应,又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使这段历史经过文学的表达,焕发出了新的色彩,具有了新的力量。同时,该书还将西藏的历史现实、人文风俗,进军之艰苦卓绝,官兵之牺牲奉献、光荣梦想纳入视野,提炼出了“老西藏精神”这个深沉的主题,再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光荣年代,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历史细节以及藏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构筑起了壮美的英雄史诗格局,给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卫国戍边军人们的不朽功勋与奉献精神赋予了历史的重量,并提升到了时代精神的高度。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用全景式的笔触、以史诗般的笔法书写的大气、雄浑、充满正能量,具有较高文学品质的主旋律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表现出了数万将士如何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以大公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用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书写了催人泪下的不朽篇章,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生命运,表现出了新中国初创时期一代人高尚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为此,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书。

正如献词中所说,“英雄经得起千百次传扬”,当你翻开此书,也就是在传扬英雄的故事,经历精神的洗礼。

2016年4月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AG体育 www.njdml.net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